
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,有个名叫廉者的农夫,他坚守着一句古老的格言:“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一个正直的人不应该接受别人的施舍,即使是食物也不行。 有一天,廉者家里的粮食吃完了,他的肚子饿得咕咕叫。恰好这时,一个富人路过他家门口,看到廉者饿得面黄肌瘦,便心生怜悯,拿起一块烧饼递给他,说:“这位朋友,你看起来很饿,这块烧饼送给你。” 廉者摇了摇头,说:“谢谢你的好意,但我不能接受你的食物。因为我是廉者,不受嗟来之食。” 富人感到很奇怪,便问:“你这么饿,为什么还不接受我的食物呢?” 廉者回答:“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烧饼,那就意味着我违背了自己的原则。我宁愿饿着,也不愿失去自己的尊严。” 富人听后,感叹不已,便说:“好吧,既然你这么坚持,那我出一个谜语,如果你能猜出来,我就把这片土地送给你。” 廉者想了想,点头答应了。于是,富人出了这样一个谜语:“什么东西,能吃而不能吃,不能吃而能吃?” 廉者沉思片刻,微笑着说:“答案是‘水’。水能解渴,但我们不能吃它;而当我们饿了,却又可以通过喝水来缓解饥饿。” 富人听后,哈哈大笑,竖起大拇指说:“你真是个聪明人!这片土地归你了。” 从此,廉者不再受饿,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原则,成为了村里人敬仰的楷模。





